在我國北方冬天是一個寒冷的季節,小麥如果管理不當,就會造成小麥凍害,而冬灌也是保證冬小麥保苗安全越冬,早春防凍、防旱的一項重要措施。但是大多數農民朋友并沒有正真掌握小麥冬灌的要領,那么如何預防小麥越冬期凍害,小麥冬灌需要注意什么呢?
如何預防小麥越冬期凍害?
一、適量追肥。對播前施肥不足麥田,在小麥越冬前追肥,能增強植株自身的抗寒能力。追肥時氮、磷、鉀要混追,比例要適當。要特別注意增施磷肥,切忌偏施氮肥,以免引起徒長,使植株莖稈組織過于柔嫩,降低抗寒、抗倒能力。
二、覆蓋糠糞。在旱地小麥行間每畝撒施300~400公斤麥糠、碎麥秸。此法既保墑又防凍,還可以改良土壤,培肥地力,是小麥抗旱、防凍、增產的有效措施。另外,在小麥進入越冬期后順壟撒施一層糞肥,俗稱“暖溝糞”,可以避風保墑、增溫防凍,并為麥苗返青生長補充養分。蓋糞的厚度以3~4厘米為宜。
三、壅土圍根。在越冬前麥苗即將停止生長時,結合劃鋤壅土圍根,可以有效防止小麥在越冬期間受凍。在較寒冷且干旱多風的年份,壅土圍根效果明顯,一般可增產5%~10%。
四、適時冬灌。秸稈還田麥田或冬旱年份,在冷空氣到來之前,進行一次冬灌。適時冬灌可顯著保苗和增產,冬灌后適時中耕鎮壓,以利保墑。
五、及時中耕。及時中耕可防旱保墑,預防凍害。對晚茬麥田、下濕麥田多中耕、早中耕,可起到保墑提溫效果。
六、噴施激素。如小麥在越冬前發生旺長,特別是有冬前拔節跡象時,應在冷空氣到來前,用0.3%~0.5%的矮壯素葉面噴施。開春后要在晴天抓緊鎮壓,控制小麥地上部分的生長,或追施土雜肥或泥漿,以保護分蘗節和幼穗。

一是穩定地溫,防寒保苗。由于水的熱容量大,可緩和冬季地溫的劇烈變化。試驗表明,冬灌后一個月,5公分的地溫比不冬灌的高2-3℃。
二是蓄養水分,以滿足小麥越冬和返青對水分的需要。
三是改良土壤結構。冬灌的麥田,土壤中水分多,凍消作用強烈,土壤變得松軟有彈性,有利于小麥根系生長。回茬麥地往往因收種時間緊,整地較粗糙。土塊較大,土壤中空隙較多,冬灌后,泛酥土塊,塌實土壤,促進小麥生長,有“以水改土”的作用。
四是殺滅越冬害蟲。
五是冬灌可根據苗情施肥,并能促進有機肥料分解和無機肥料的溶解,以便于根系吸收利用。
六是冬灌明顯增產。
雖然一般冬灌具有明顯的增產作用,但并不是說麥田必須冬灌,應掌握以下主要原則:
(1)、看墑情。冬前耕層土壤含水量,砂土低于15-16%,壤土低于17-18%,粘土低于19-20%時,均應進行冬灌。
(2)、看苗情。對于晚播麥田,一般長勢差,苗小、苗弱,在底墑不是很缺的情況下,不宜冬灌。對于麥苗生長不旺,底墑不足的麥田,應早澆底墑水。
(3)、看溫度。適宜冬灌的溫度為日平均氣溫降至3-5℃左右時為宜,土壤夜凍晝融,此時冬灌不僅能保苗安全越冬,而且可冬水春用。如冬灌過晚,地面易結冰,反而使麥苗易遭受凍害。冬灌水量要足,以當天滲完為宜。